“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钟毅 2018-08-27 10:58:18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记者张坤):雪峰华侨农场,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距离泉州市约37公里,曾接收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的归侨一千多户,如今已改制为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原雪峰华侨农场场部大门,如今已挂起了多块牌子  摄影:田巍

整齐有致的房屋,宽敞干净的道路、规划有序的农作物以及屋内现代化的电器,无一不显现出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新侨乡建设的成果。侨乡新面貌处处可见,健身活动的老人、追逐嬉戏的孩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雪峰华侨农场退休干部张美忠是印尼归侨,他说以前是海外的亲戚给他们发红包,改革开放以后政策好了,各方面有保障,政府和各级部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每月能领取退休金3000多元,他经常给海外的亲戚发红包。
雪峰华侨农场退休职工杨庆奇8岁从印尼回到祖国,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居住条件及配套设施都很简陋,他们的生活也很艰苦。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曾在华侨农场当过塑料厂的副厂长,做过生意,还是农场里第一批盖上小洋楼的村民,现在的他很满足,很幸福。 
经过两代人的艰苦奋斗和1997年以来的改制发展,曾经荒丘起伏、荆棘纵横的雪峰华侨农场,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场转型步伐加快,众多的归侨侨眷和杨庆奇一样,实现着“安居梦”“幸福梦”。 
在归侨朱贵招阿姨的家里,装修风格简约而不失典雅,信息时代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更增添了几分现代感,产自印尼的咖啡香飘四溢,看得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惬意美满。朱阿姨介绍,她1960年从印尼泗水回国,当年才20岁,在华侨农场做工,日子清贫。改革开放以后,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医疗也有着落,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儿孙孝顺,家庭和睦,当年的归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华侨农场幸福的人们  摄影:田巍

“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印尼归侨张美忠  摄影:田巍

“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印尼归侨杨庆奇  摄影:田巍

“新时代,新侨乡”——华侨农场里的幸福生活

印尼归侨朱贵招  摄影:田巍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