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里 文雅过年 ——大唐宝船里的风物(下)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敏婷 2021-02-09 18:08:32
-

在博物馆里 文雅过年

——大唐宝船里的风物(下)

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小编为大家梳理出2020年难得一见的展览和大家回顾分享,希望为因疫情没能亲临现场的文博爱好者,弥补一些遗憾。

历史没有真相,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变得更为丰富有趣。自从“黑石号”沉船出水以来,因其文物的丰富性和随之带来的学术界的惊喜,更引发大家深入思考,探讨和研究当时印度洋海上贸易等一系列问题。

“黑石号”船舱底部发现了一批金银器、铜镜和玻璃器,它们在整个出水文物中占比很小,却因形制独特、精美异常而显得格外珍贵。这批金银器是目前所见最丰富的海外中国唐代收藏,不仅有唐初北方盛行、具有粟特风格的八棱金杯,与陕西何家村窖藏、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出土金杯可资对比;亦有一批南方特色、精细小巧的扬州制造金银器。“江心镜”的重现天日尤为震惊世人,揭秘了文献中扬州进奉唐玄宗,势如生动的水心镜面貌。

左:伎乐纹八棱金杯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右:嵌松石錾花八棱金杯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八棱金杯由纯金制成,共有八个棱面,每面焊接由金片捶揲而成的不同人形,分别为一位舞者和七位伎乐。根据其高鼻深目的特征,应为西域胡人。

胡人乐舞伎的形象在唐代的金银器、玉器上较为普遍。金杯侧面有环形指鋬,搁放拇指的指垫錾刻了两个卷发、长须的相背胡人头像纹。和另几件造型、装饰相似的金杯相比,黑石号的金杯尺寸较大,做工稍欠精细,底部花草纹饰与同船的银器相近,学者们推测为九世纪初在南方地区制作。

陕西何家村唐代窖藏和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出土了具有相似造型和装饰的金杯,纹样有所不同。

双雁纹金长杯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四曲椭圆形长杯,杯体浅,带有高圈足。长杯外壁素面,内壁錾刻纹饰分为三层。内口沿一圈为鱼子纹地叶瓣边饰,内腹均匀分布四组阔叶大花,内底椭圆形框内錾刻鱼子地双雁衔草纹。黑石号亦出水另一件造型相近的金长杯,但内外素面。根据唐代金银器的考古学分析,此类造型纹饰的长杯断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是萨珊式多曲长杯在中国的创新演变。

昆虫花卉纹金圆盘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代金银器皿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唐律疏议•杂律》中记载:“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中晚唐以后,地方进奉之风开始盛行,扬州所在的淮南道成为南方向朝廷进贡金银器的供应地。

上左及中:椭圆花瓣形鹿狮纹银盒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上右:三角花瓣形蜜蜂双雁纹银盒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下:扇形鹦鹉双雁纹银盒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这组小巧、造型多样的银盒,制作工艺精美。上下子母口,扣合严密,四周鎏金一圈。盒盖盒底均以细密的鱼子纹为地,但盒盖上以捶揲技术,制作出凸起的浮雕式动物花草纹,并錾刻细节,通体鎏金,使得纹样更为饱满立体;而盒底上鎏金动物纹样则是平面錾刻。一器上采用鎏金、錾刻、捶揲多项工艺技术,可见工巧之精。黑石号的银盒与“盈”字款的白釉绿彩器,共同发现在船舱的底部位置,可见当时都是作为贵重物品存放在船上的。

上左:内清四灵纹镜 上海博物馆藏

上中: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 上海博物馆藏

上右:真子飞霜葵花镜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下:扬州江心镜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伏兽钮,镜心图像为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四神外搭配坤、巽、乾、坎、震、艮、兑、离卦象,最外圈为楷书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子江心百炼造成”,镜缘素面微微凸起。

江心镜为唐代贡镜,这说明扬州是唐代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黑石号沉船出水江心镜是目前所见惟一有明确纪年并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



(策划:燕枫)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