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奇葩 瑰丽唐卡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黄今 2021-08-23 16:37:18
-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绘制出了岩画、壁画、陶器画以及便于携带的卷轴画——唐卡,在中国美术史上另成一脉。

唐卡是藏语“ཐང་ཀ་”一词的音译,另有“唐喀”“唐嘎”等写法,其字面涵义为“一种能展开、可收卷的物品”,专指藏族艺术中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每一幅唐卡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绘制唐卡需选用珊瑚、朱砂、青金石、绿松石等珍贵的矿物颜料,以及色彩稳定的植物颜料。这些天然材料色彩艳丽、色质稳定,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虽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而不褪色。

相传,藏地历史上第一幅唐卡,是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用自己鼻血绘制而成的白拉姆像,装帧工作则由文成公主亲自负责。后人已然无从考证这则传说的真实性,但以下史实或许能够给予我们某些提示:松赞干布相继迎娶了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她们分别从汉、尼二地带来了杰出的工匠。从此,纯正的汉、尼佛绘技艺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雪域高原,藏地的宗教艺术由此绚烂。

绘制于11世纪的《绿度母》是现存可见最早的唐卡实物。主尊绿度母被称为“热振寺的女神”。她身形修长而优美,头上戴三叶冠,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宝座下为对称的花卉,周遭最有特点的是条状山石装饰。这些都是受到印度波罗王朝风格影响的典型特征。

近几十年来,唐卡绘制工艺蔚然成风,尤其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唐卡传承之乡。黄南地区是“热贡唐卡艺术”的发祥地,“热贡唐卡”在2006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黄南地区,吾屯村集中了数量最多的唐卡画师。信步走进一个藏式庭院,见到高原热烈的阳光直透窗牖,藏香的青烟在光线下升腾。在采光最佳的房里,画师们盘腿坐在绷好的画布前,用毛笔蘸取唇边清涎以调整颜色的浓淡深浅。每下一笔都需凝神静息,因为只有一丝不苟的线条才能赋予唐卡庄严的灵魂。庭院内外长时间保持宁静,似乎能听清笔尖每一次舞动的声音。

按藏传佛教的仪轨,在正式绘制唐卡前,供养人或求画者需祈求上师念诵经文,以召请智慧之神文殊菩萨安住在画师体内。如此,画师所绘的唐卡将会更具神力。

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而每一位唐卡画师都应掌握加工画布的本领。首先是绷框,要求画师用大号钉针按“之”字走线,将画布的四边紧紧固定在木框上。而后,按照一遍胶水、数遍石灰的顺序将画布打磨平整,直至看不见布面纹理为止。

接下来便可以进入绘制工序。第一步,由经验丰富的老画师负责,用炭笔白描起稿,依次勾画出主、从人物及背景陪衬。第二步,按顺序墨线勾勒莲花座、衣饰、佛身。第三步,敷色与染色,颜色由浅至深。在染色过程中,画师要记住一些基本配色法:天空多染蓝色,大地多用绿色;佛头之上为浅蓝色云,佛足之下为粉绿色雾;虹光平涂,衣纹需分层晕染;佛身上色讲究简单,力求体现骨骼结构和明暗变化。第四步是上金,画面重点部位经沥粉贴金之后,唐卡才能尽显其雍容华贵。最后一步“开眼”,即为唐卡中的人物绘制五官、须发、指甲等传神的部位,此步工作只能由画艺与品德俱佳的老画师完成。

一件唐卡画完后,需尊请上师开光。历经千载,这些古老的仪式仍然存留在藏地。按照经典中记载的仪轨,上师将经文咒语写在唐卡的背面,并按上自己的手印。开光后,唐卡被赋予了神佛的恩泽与智慧,具有为祈请者施发福泽的力量。

对于游牧在高山谷地间的藏家儿女而言,唐卡与帐篷同样重要。帐篷是移动的家,唐卡是移动的佛龛,照亮他们简单的生活。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作 者:燕 枫

嘉 宾:石 乐

编 辑:黄 今、王昕宇

签 审:何 宇、林 纯

制作人:汪 鑫

监 制:洪 琳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