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黄今 2021-08-31 11:03:04
-

袅袅凉风初起,又是一年开学季。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就是“正衣冠”如今人们也喜欢让孩子穿上汉服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文物专家孙机先生认为,衣冠对于人们的意义,不仅仅是防寒遮体的物品,也是民族特色、文化修养的体现。与此同时,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服饰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代表,可谓是源远流长。

岁月量衣

《说文解字》中有“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的说法,足见衣裳的重要。衣裳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时“衣裳”二字是指上衣下裳,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窄,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窄幅布横拼起来,样子像一幅腰围。

加之古人素来敬畏天地与自然,他们将上衣分裁四片,意喻“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对应“十二月”。将岁月穿戴身上,是种美好的期待。渐渐地,这种古老的衣裳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服饰——汉服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人的观念中,汉服其实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泛称,并非“汉朝的衣服”,也非“汉族的衣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汉服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润色,形制各样。我们可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里一探究竟,这是孙机先生参与策展的首个中国古代服饰文化通史展。一针一线之间,尽现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

针线密码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发展离不开针与线的交织穿行。孙机先生指出,旧石器时代已经有骨针了。黄帝时“治其丝麻以为布帛”,线在这时候也出现了。此后,以麻和葛织物(古称布)以及丝织物(古称帛和锦)为主要材质的中国衣裳登上历史的舞台。

麻布是世界上许多民族较早用于制作服装的纺织品,如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即是如此。但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形成了中国服装独特的外表形制。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对丝织物的不同织造方法形成了诸多品种,如多色织花的锦、表面光滑的缎、纹如冰的绫、薄而有孔的罗、轻薄的纱、斜纹的绮以及生丝织成的绢,此外还有通经断纬的缂丝。对丝织物的美化,除了提花工艺以外,还有染色、印花、刺绣和画画等方式。在穿针走线中裁制五彩斑斓的华服,后人从中找寻与前人对话的密码,完成文化传承的严丝合缝。

华夏有礼

中国古代享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盛誉。唐代孔颖达在注释《左传》时曾经这样解释对中华民族的“华夏”的叫法:“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衣与礼在古时是密不可分的。

商周时期,统治者推崇“礼制”,使服饰的等级区分系统化。秦汉时期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成为大一统王朝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衣冠制,后世相继沿用,并进行了多次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西北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大变革。
从南北朝到唐代,我国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是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

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算是服饰史上第三次大变革。
孙机先生说,中国服装史发展演变经历了很长时间,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要在汉服风潮中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更要受到历史的感动。复古不是往后看,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加向前的动力。

天地风骨

现在,我们时常看到年轻人着各式各样的汉服上街,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相对于前面提到的上衣下裳,深衣是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为向右掩;二为“褒衣宽袖”,汉服的衣服都宽松,且袖子宽大,长过手臂;三为“系带隐扣”,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有人把这些特点总结为八个字:平、中、交、右,宽、褖、合、缨,也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汉服袖圆以应“天圆”,衣领交叠成矩形以应“地方”,以寓“天圆地方”。古人将天地藏于衣服,上有天,下有地,穿衣做人也要有规矩,“正衣冠”的意义也在于此。

勤劳智慧的先民凭借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服饰从无到有,从一元到多元。中华民族秉承有根有底之气,襟带于锦绣天地间,流淌着或柔美或铮亮的中华风骨。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作 者:陈毓娟

嘉 宾:孙 机

编 辑:鱼 语

签 审:何 宇、林 纯

制作人:汪 鑫

监 制:洪 琳

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