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
初秋,天晴气爽,为防止书籍因受潮而腐坏或遭到虫蛀,古代的读书人会将书本拿出来晾晒。这种习惯逐渐被引申为文人墨客显露才学的一种雅称,也被戏称为“晒肚皮”。
古籍善本一直是文人心中的珍宝,今天不妨一起来看看古人的书本,在晒书的同时探究古书背后的故事。
书籍的发展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隋唐以前的书籍传播只能通过手抄完成,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在传抄的过程中错漏大都难以避免。当时的书若请人抄录,只有官方和富贵之家才承担得起。批量印刷书籍,还要等到印刷技术成熟后才能得以实现。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出现,宋朝迈入全盛时代。之后,随着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等技术的完善,图书种类和印量增加,价格降低,知识逐步走向大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印刷技术的发展也为科举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雕版印刷最先应用在印制宗教画。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一件为敦煌藏经洞所出刻印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金刚经》,另两件分别是在西安和成都发现的刻印于唐代的《陀罗尼经咒》。
唐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造纸、制墨技术的成熟为雕版印刷在书籍和风俗画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其中就说到当时扬州和越州一带有人将白居易和他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酒。“模勒”就是刊刻的意思,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版印刷的最早记载。
一本书的制作需要十几道工序,其中雕版环节至关重要。雕刻的木板一般选用质地均匀细密的枣木或梨木。刻版前,先将写好的纸样反贴在木板上,用刻刀刻出阳文反字,其余空白部分剔除。版面刻好后刷印、装订成册,一本书就完成了。
宋代作为中国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在绘画、书法、瓷器等领域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比如,提到古籍善本,占据翘楚位置的一定是宋版书。无论是坊间流传,还是高端拍卖,历来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讲究”是现代人对宋版书的整体评价。由于参与刻书的人群主要是皇家、官员、文人,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因此出版的书籍勘校严谨、刊刻精美、版式舒朗、纸墨考究、装帧大气,堪称精品。
与宋代之后的各朝古籍相比,宋版书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其写刻之美。在这个雕版印刷蓬勃发展的时期,写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字体和风格,翻一翻那些历经劫难流传至今的宋版书,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百花齐放的美。据专家考证,除了一些名家书写,甚至是作者本人手书上版的作品外,缮写者大多是籍籍无名的书手,但以今天人们的眼光看,每册宋版书都是精彩的书法作品。难怪美国学者卡特在《中国印刷术源流考》一书中说:“以雕版精善而言,中国历朝印刷,殆无能超过宋代。”
现代社会,随着激光照排和四色印刷技术的普及,印书便利了很多。但是,总有一些人“痴迷”于雕版印刷。他们不遗余力地依照旧时传统工艺,雕版印刷、线装成书,上图展示的《唐茶诗钞》就是历经四年才刊刻完成的。
“最美的语言,必是诗。最好的生活,需有茶。茶诗是茶美学的宝库,传统印刷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所以我想用最美的古书形式来呈现最美妙的茶诗。”茶文化专家杨多杰这样写下做《唐茶诗钞》一书的初衷。
中华文化的精妙不仅仅存在于文字里,它还融入到古人的点滴生活中。回看古人的生活,丰富而亲切,总能让我们发现中华文化的深远。
近年来,传统文化日渐复兴,宋代“四般雅事”斗茶、插花、挂画、熏香也流行起来,还有好事者做了中国版的秘密花园。依托于传统年画题材,雕版印刷出墨线图稿,还配以人物故事等解释,让现代人在涂涂画画中感受千年雕版的味道,墨香氤氲的余韵。
作 者:燕 枫
编 辑:黄 今
签 审:何 宇、林 纯
制作人:汪 鑫
监 制:洪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