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夜读丨冬至【音频】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敏婷 2020-12-21 16:30:00
-

冬至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故宫知时节》

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什么是冬至?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日行南至,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在人们以阴气和阳气衡量气候的古代,冬至被视为“阴极之至”,所以到了冬至,人们便生活在万千禁忌之中。一个总的原则,是“不可动泄”。

人们安身静体,“以养微阳”,呵护微弱的阳气。各种“工程”也都叫停了,冬至时“土事无作”,别动土,别弄“凿地穿井”之类的事情,不要“发天地之藏”。万物都在闭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静而无扰”。所以冬至时,“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似乎冬至时节,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既是呵护自己,也是爱护“别人”。

从前进入冬至,人们开始数九。一天天数着日子,可见是最难熬的日子。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播、夏管、秋收,繁忙劳碌,人们往往无暇品味时光。只有冬季,是一段长而闲的时光。在寂寞的自处中,人们才有着一份气定神闲的状态。

画九、数九,其实是冬日里情趣盎然的休闲生活。数九,主要有九九歌谣与九九消寒图两种。至今仍在广泛流传的华北版本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人们最熟悉的写九,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个字(繁体)都是九画,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

作品简介:《故宫知时节》是中国气象专家宋英杰先生的潜心之作。每年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节气,“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这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一天,南方、北方的都有不同的“应景”美食:饺子、汤圆、赤豆糯米饭等等。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与亲朋围坐在一起,暖暖和和、热热闹闹地团聚是件幸福的事儿,正所谓“一个节气,一个节庆”。



(诵读:闽南话播音员 郑新民)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