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宋英杰
节选自《故宫知时节》
雨水,称谓最通俗,最容易“顾名思义”,也就最容易“望文生义”。
最常见的说法是:雨水节气是开始下雨的节气。雨水节气是不再下雪的节气。其实对于二十四节气地区来说,雨水节气既不是从此开始下雨了,也不是从此下的都是雨了。
雨水节气的气候本义,是指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地区,降雨的概率开始高于降雪的概率。对于雨水节气的内涵,应该是“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换句话说,雨水节气的名称,源于冰雪消融。消融之后,一部分变成了地上流淌的水,一部分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所以雨水节气是立春“东风解冻”的续集,立春是开始解冻,雨水是全面消融。
《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之气与地之气开始交融,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先馈赠阳光,再奖赏雨露。所谓“春气博施”,便是春天以阳光雨露施予万物,彰显博爱精神。
《太平御览》所引的一段话:“雨者,辅时生养均遍,故谓之雨。”什么是雨?按照时节,让大家“雨露均沾”的雨,才是真正的雨。这是人们心目中降雨的理想状态。
全国而言,雨水时节是整个春季节气中气温升幅最小的,而日照不仅没有增多,反而还减少了,这是其独特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呢?雨水时节,天上由雪到雨,地上由冻到融,这都是既花工夫又耗能量的系统工程,所以回暖乏力。
人们常说“下雪没有化雪冷”,下雪时是潜热释放,化雪时是潜热吸收,这些热量的损耗,本身就部分抵消了雨水时节本该有的气温增幅。而且冰雪消融之后,雾气弥漫,阴雨缠绵,又部分消减了雨水时节本该有的日照增幅。
在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进程中,雨水节气,是一个坚韧的“破冰”节气。雨水节气所承担的是融化坚冰的“攻坚战”,啃的是“硬骨头”。
作品简介:《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专家宋英杰先生的潜心之作。他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标志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雨水至,万物生,雨水润泽万物。愿大地回暖,迎来一派开春景象。
(诵读:广州话播音员 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