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台】 无价之宝回归祖国的故事(上篇)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思媛 2017-05-18 15:37:16
-

海外华人,谁不怀念故乡?年轻时四海闯荡,他们离开祖国的时间越久,乡愁也变得越发浓厚。2017年5月10号是张大千先生118周年诞辰。历史几经变迁,张大千的许多书画作品流落到海外各地。2006年,远在美国的天津人王渤生老先生将自己珍藏的21幅张大千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天津博物馆。

王渤生,1920年出生在天津。父亲王南復早年留学日本,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华北地区沦陷,王渤生和同学们辗转到河南,接着又到了西南联大就读。1948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深造,1962年任教于加州圣荷西大学商学院,担任终身教授。

在美国洛杉矶,担任天津同乡会会长的陈军,侨居美国25年结识过很多精英,2003年12月美国天津联谊会举办年度大会,数百名天津老乡欢聚一堂,共叙乡情,陈军在大会上结识了年逾八十高龄的王渤生老人。陈军讲义气、有担当,很快就成为了王老欣赏的后辈。

陈军回忆,王渤生总是说起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因战乱背井离乡,60多年都没有回家乡了,在海外的时间越久,对祖国、家乡就越是思念。

2004年初,陈军当选为美国天津同乡会会长。此后的一天,陈军收到了一封信,正是王渤生老人寄来的。在信中,王渤生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21幅书画作品捐赠给家乡天津,希望陈军能帮助联络,而这批书画作品的作者,正是我国国画大师——张大千。陈军此时又再次看了下这封信,发现信里明确写的就是张大千的书画作品,激动、开心、兴奋地心情促使陈军立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经过努力,他通过天津有关方面把这件事报告给天津博物馆,但却迟迟没有收到对方积极的回应。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萍踪万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大千先生远离故土多年,思乡情切,他曾慨叹:“看山还是故乡青”。他在海外创作讴颂祖国山川的作品,难以数计。

张大千的作品每一幅都是无价之宝,价格就要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一位老华侨竟然要捐赠一批张大千的字画,大家都不敢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回想当时的场景,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说:“我们也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当时陆陆续续有一些捐献的行为,有一些是假的,大张旗鼓接受完之后这东西是假的就很尴尬,尤其咱是博物馆。”

知道了事情的缘由,陈军就转变了策略。他向洛杉矶总领事钟建华汇报了这件事,并且不断邀请天津博物馆的鉴定专家来洛杉矶,希望尽快实现王渤生老人的愿望,促成张大千先生的字画回国。

钟建华总领事表示:如果国内认可这些书画是真迹,他一定在官邸宴请王老先生夫妇。这样一来,陈军亲自来到王老先生家中,吞吞吐吐地把捐画的联系结果告诉王老后,王老慈祥的脸上露出理解和宽容的微笑,和夫人一起向陈军展示了要捐赠的画作。

故事还要从他们在美国的相识说起。1971年,张大千先生迁居美国加州的蒙特利湾,与王渤生夫妇的居所相聚不到15里,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张大千先生一家和王渤生夫妇成为挚友。陈军回忆说:“王老他当年到了美国以后住在了蒙特利湾,张大千先生也住在了蒙特利湾,一住就住了十几年,这个王老先生英文好,张大千先生基本不懂英文,所以家里所有的家务事,包括孩子上学都是王老他们夫妇两个人来帮助张大千先生来安排这些事情,日长夜久成了朋友。都是非常有教养的长者,是谦谦君子,虽然他们是这么好的朋友,但君子之交淡如水,王老这一辈子没有任何时候向张大千先生要过任何一幅画,从来没有!这二十多副字画里面其中有一半是他的信。”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