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涯来讲(客家话)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钟毅 2020-01-20 23:23:27
-

金鼠狂舞新春祥,瑞雪喜降兆丰年。冬尽日辉又一春,人添岁龄梅花放。人逢盛世笑开颜,喜庆春节鞭炮燃。在鼠年春节之际,祝听众朋友鼠年快乐,大吉大利,策鼠奔腾,鼠到成功。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客家是汉民族的支系之一,春节也是客家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接下来请听春节特别节目《春节习俗涯来讲》,看一看客家人过春节都有哪些传统而且有趣的习俗。

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农历十月和十一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离过年差不多三十日的时候,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客家人要祭灶,农历二十三日晚,要送灶神,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来烧掉,农历三十早晨要接灶神,把新像贴上去,一送一接,都要在祭台摆上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据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介绍,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在入年二十五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比如川糖、年米、炒米糕、油果和粉皮等。一般都是自己加工制作,此外,柑桔、瓜子、饼干、糖果也不可缺少,这些年货多数要到市场上选购,数量也不多,主要是为了招待宾客。过年期间,客家人也有忌讳的食物,如酸菜、霉豆腐等,这些食物在平时的确是很受欢迎的“家常菜”,但过年期间,为讨吉利,只好暂时不吃了。”)

在广东省龙川、紫金等地出产的一种蔗糖,粘性强,适合做年糕,几乎每户要购进上百斤。而年米,一般来说每户最低限度要备足一个月的口粮,不出“正月”不准响碓。以前没有碾米机之类的加工机械,全靠人工用砻、碓加工,工作量十分大,大多要苦战三、四天才能完成。

炒米糕吃起来香甜、清脆,大人和小孩都喜爱吃。它的制作过程是: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用沙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菜油炸爆,叫油炸米。接着将川糖煎成浆,将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匀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

打炒米糕十分讲究技术,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浆时要讲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块,而变成散米就不好吃了。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一般来说,一斗米要配2.5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别要注意“火候”。有经验的人在灶头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结浆,用竹筷滴一点糖浆于清水中,如已成“松仁点”即可,马上熄灭锅底火苗,把炒米放进锅中不断搅,用手试一试,如果十分粘手就可起锅,将炒米倒进木框架内铺平压实,直到凝结后再用刀切成小块。”)

油果,又名“炸煎堆”。油果制作比较简便,先将糯米碾成粉,每斗糯米配2.5斤川糖。将糖煮成糖液与糯米粉搓均匀,搓越久越松软,搓成粉团后再捏成一个个状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团,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进油锅中烧炸,炸成深红色即可起锅。过年时将所炸油果蒸软作为下酒料,这是在新年期间每餐不可缺少的食品。

粉皮的制作比较简单。将粘米磨成米浆,配上黄豆、芝麻、花生仁等配料,把米浆倒进铁勺内放入油锅烧炸,一直炸至深红色即可起锅。炸粉皮吃起来香脆,老少咸宜,也是新年期间招待客人的食物之一。

芝麻酥、花生酥。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盆内铺平压实,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食物。

以上年货,一般到“入年界”,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前基本准备完毕。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之后,人们加紧准备过年,在农村,农民都不再下田劳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离家在外、辛苦创业的游子们想起家中亲人的叮嘱,渴望早日踏上归途,在除夕之夜与家人共享幸福时光。入年界后,家里的大人会教育小孩不准吵架,不准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客家人会选定一个吉日进行一次大扫除,叫做“扫尘”或者叫“打弹煤”(“弹煤”即火烧烟熏后的灰尘),要清洗门窗、地板、家具等,还要洗晒被褥和蚊帐,此外,男女老幼还要理发淋浴,换上新的或清洁的衣裳,干干净净过年。在此期间,左邻右舍之间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客家人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也称“隔年饭”。 客家人供奉祖先神明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要烧纸钱,摆上桔子和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寓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几天,到了年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寓意“岁岁有余粮”,到年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天。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的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上鸡、鱼、肉、糖果、饼干、水果、茶和酒等贡品,在祠堂敬奉祖先。

在客家人的心中,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场所,更是客家人公共生活的中心,是客家精神生活的灵魂,而堂号、堂联是最直白地体现客家人精神的载体。它是客家先民在不断南迁的历史过程中,出于寻根念祖、怀念故土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诉求,继承了华夏传统文化独特的楹联和牌匾艺术,并结合其祖先南迁及在定居地艰苦创业的经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堂号作为祠堂的名号,是血缘的标志,取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取自祖先的发祥地等;还有一种是为纪念祖先的官衔、勋绩、德行。由此可以看出,堂号代表着姓源和血统、历史和荣誉。堂联采用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对仗工整,特点鲜明,一般都有“家声”“世泽”等专用语,而且大部分强调祖先功业和祖居地名。”)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说,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将赢来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席间少不了喝酒祝福,酒歌连连。

饭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爱幼。年夜饭菜肴丰盛,一般都会有几道独具客家风味的菜肴,比如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和客家娘酒等。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年夜饭上的客家娘酒、客家酿豆腐和盐焗鸡都是客家地区特有的美食。在客家地区,人们不仅平时喜欢喝客家娘酒,春节或喜庆日子它也是饭桌上的必备饮品,有时还会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客家娘酒。农家人常常说:“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即便做了几十年黄酒的师傅也不敢大意。而妇女们也喜欢拿出来比较手艺,如果谁家的酒做酸了,会遭到笑话。”)

以前“客家娘酒”都是作为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品、“客家娘酒”炖鸡,客家人叫鸡子酒。当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三朝酒”,满月喝“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成年结婚上轿前喝“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寿辰时喝“生日酒”。每逢这个时节,妇孺老幼也禁不住小酌几口客家娘酒。

客家人除了自饮客家娘酒外,还把它当作礼品。在婚礼中娘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娘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客家娘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

客家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据说与北方的饺子有关。客家先民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当地生产小麦,常常用面粉做饺子。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客家先民迁徙至南方生活。岭南地区以产大米为主,少产小麦,面粉很少,酿豆腐则成为替代饺子的食品。

据客家菜厨师张先生介绍,“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客家酿豆腐鲜嫩滑香,营养丰富,这道菜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制作工艺分不开。

(客家菜厨师张先生:“通常将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块,三角形或者方形,在每块豆腐中央挖一个小洞,用香菇、碎肉、葱蒜等佐料填补进去,接着放入油锅中煎至微黄色盛起,然后用砂锅小火长时间煮,食时再配上味精、胡椒等调料,最后撒上香葱即可。

盐焗鸡是一道特色传统客家菜,也是广东本地客家招牌菜之一。据客家菜厨师张先生介绍,盐焗鸡的原材料是鸡、盐和盐焗粉等,口味咸,春节期间做给家人吃也并不复杂。特色盐焗的烹调形式,保留了鸡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表澄黄油亮,鸡香清纯,而且香而不腻,爽滑鲜嫩,经常食用有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温脾暖胃的功效。

(客家菜厨师张先生:“沙姜洗净刮去外皮,剁成细末;香菜去头,洗净沥干水待用。三黄鸡洗净去内脏,斩去头、脖子和鸡脚,用厨房纸吸干水分。用米酒和沙姜末涂抹鸡身,腌制5分钟,将剩下的米酒倒入鸡腹里。用厨房纸将三黄鸡包住,一定要包得严实。先在瓦煲底部洒入1.5袋粗海盐,放入包好的鸡,再倒入1.5袋粗海盐盖住鸡身。盖上瓦煲的盖子,铺上一块湿方巾,开小火煮60分钟左右。煮至湿方巾变干,说明鸡已熟,揭盖舀出鸡身上的粗海盐。取出煮熟的鸡,撕去厨房纸,将鸡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点缀,即可上桌。”)

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客家人会把灶具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这天晚上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正月初一凌晨打开大门,有的地方又称接财神。过去每年选择吉时,现多以零时为准。大门一开,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万爆齐鸣此起彼伏。人们竞相欢叫,非常热闹,在爆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这是一年中第一次开大门,非常隆重,要在门上贴“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的小红联,厅堂、灶堂、大门点上大红蜡烛,焚香礼拜。响亮而频繁的爆竹声,五颜六色的烟花灯火,彻夜不停。在欢腾的鞭炮声中,家家户户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接下来请听《客家妹妹来拜年》,看一看客家人是怎么拜年的?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客家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预兆。所以这一天讲究也比较多。

(梅州广播电视台客家话主持人蔡柳:“这一天,客家人说话等,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意。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客家人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客家人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一整年都会被“掏空”。”

正月初一早上,客家人吃素,饭后也会拜年。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嬉戏,争相向年长者拜年,说“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添福添寿”之类吉利的话。

正月初二,客家人会走亲戚拜年。这一天也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非常热闹,全家人手提鸡肉、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礼物,到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如果是结婚以后第一次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岳父母家会用书贴来请新婚女婿,去的时候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了以后要在岳父母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有的当天就走,有的则要住上五、六天。

年初三早上要吃“岁饭”,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的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子、柚子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肉、鸭肉和鱼肉等,与大年三十吃的团圆饭差不多。年初三不能杀生,所以鸡肉要提前准备好。

年初三日忌出门访友,年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叫做“送穷鬼”。因此这天很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打工或回乡探亲的客家人又开始准备行囊,告别家人,开启新一年的打拼。而做生意的客家人,在正月初五之后,也会陆续打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下面为听众朋友们送出客家歌曲《开张大吉》,不管是做生意的,上班的,上学的,在新的一年各方面都能够顺顺利利,开张大吉。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这一天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大多数是游龙灯和舞狮,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听众朋友,元宵节过完了之后,预示着春节结束,春天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吃苦耐劳的客家人在万物萌发的春天,又将开启新一年的忙碌与拼搏,在这里,主持人送出客家歌曲《春天来作客》,祝听众朋友在春天里身体健康、万事顺意、阖家幸福!好,听众朋友,春节特别节目《春节习俗涯来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各位的收听。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