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我家米缸里有个“春”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敏婷 2022-02-10 10:20:59

在闽南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来北京帮女儿带孩子。她习惯用传统农历记日子,一进入腊月,老人就逐日地忙活过年事宜了。

腊月二十四除尘洒扫后,母亲往米缸里塞进去了一张写着“春”字的红纸片。

藏在米缸里的“春”

孩子看到后,悄咪咪地在妈妈耳边说:“外婆是不是在跟我们玩藏宝游戏?”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和享受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也是中国的文化宝藏承载。方言地区的春节活动,因为语言特色,更具传统、别样丰富。

“春”与闽南话的“剩”和“存”的发音相近。当地百姓过大年时,会在米缸上或存放粮食的库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也象征着年年逢“春”,年年有“存剩”。写春联和福字的同时,用边角料红纸,写下几个“春”字,藏进满仓的吉祥。

帮忙写了“春”字的孩子缠着问:“过年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我还要玩!”

交换大“吉”

潮汕乡亲过年最特色好玩的就是“交换大吉”。

正月初一或者初二,潮汕人到亲友家拜年,总要带上双数的槟榔(今用橄榄代替)和潮州柑作为礼物,有“宾临大吉”之意。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潮州柑和槟榔,另加糖果,迎宾敬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带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这一场“换柑运动”是不是还挺有趣的。

腊肠追着太阳“跑”

举着腊肠追着太阳“跑”,是客家孩子温暖的过年游戏。年节将至,在广东、福建等客家地区,每家每户门口都会晾晒着腊味。这便是最早的年味,也是向在外的客家游子传递着即将过年的讯息。

小时候过年的味道,长大后,便成了家乡的味道。

农历腊月二十五以后,客家人要开始准备蒸甜粄了。古汉语中的“粄”,一般指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糕点,至今只有在客家方言和客家人的食谱上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在广东客家地区,拜年时常会收到一块甜粄作回礼,黄澄澄,甜滋滋的,帮忙拎着回来的小孩子,路上都忍不住要偷咬一口。

客家人还会留一份甜粄到“天穿日”。

“天穿日”又称“补天节”,是农历正月二十,跟女娲补天的传说有关,客家有“过了天穿才算过完新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家里的妇女、老人都要早起煎甜粄,煎好后先在房屋的墙缝、钉眼处抹上一点,或摆桌拜女娲,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圆满。

“行花街”展宏图

客家的“粄”中有春秋,而潮汕的“粿”里见节庆。

从中原南迁到潮汕地区的人们,按祖籍的习惯,逢年过节祭祖要用面食当供品。但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成像面食的“粿”来当供品。

潮汕方言或者闽南方言的“粿”与“归”发音相似,在喜庆里慎终追远,记住根与家乡。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包罗万象的“粿”,以其一己之力渲染了一场节日的欢庆。

“行花街”,是粤语方言地区的新春欢庆。

广州有句谚语:“行过花街先过年”。粤语方言的“花”与“发”同音,在春节前三日,拉上亲朋好友,买个大风车在人山人海的花市逛上一圈,把“大吉大利”的金桔、“花开富贵”的水仙、“大展宏图”的桃花……带回家,寓意着新春“行大运”。

方言地区里的新春“游戏”远不止这些。方言连着我们和故乡,展现着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定力与自信。在中国春节期间,无论身处何地,乡音此时是最强旋律,总能触达心灵中最柔软的情感,它是我家米缸里的那个“春”。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作   者:陈毓娟

编   辑:李敏婷、王奥夫

签   审:何   宇、林   纯

制作人:汪   鑫

监   制:洪   琳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