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过联合国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尽管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已经过去了19年,但伊拉克依然满目疮痍,依然在战争泥潭中挣扎求生。英国非政府机构创办的伊拉克战争期间平民死亡人数统计网站记录了战争爆发后各类袭击事件在伊拉克造成的死伤情况,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22年,伊拉克非正常死亡的平民人数已经达到了18到20万人。如果加上军人、警察、官员等公职人员,实际死亡的总人数将超过20万。
央视新闻指出,在伊拉克,对于袭击事件、死亡人数的报道铺天盖地,统计数字触目惊心。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真实地反映了这19年来伊拉克战争将无辜平民置入“反恐”深渊的悲惨现实。以反恐为名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第11年,极端组织在伊拉克出现,整个中东地区陷入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之中。美国在伊拉克的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给伊拉克民众带来无穷灾难,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彻底沦为笑柄。
北京时间18日晚,中美元首再次举行视频通话,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无疑对两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锐评指出,这是继2021年11月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之后,两国领导人再次进行“云上交流”。时隔四个月,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拱火之下,俄乌矛盾一步步激化,最终爆发军事冲突。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美方不但无视自身责任,反而不断编造针对中国的虚假信息,大搞施压胁迫,企图转嫁矛盾、借机渔利。这让中美关系面临更多挑战,也给世界和平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
评论指出,按照两国元首共识,此次视频通话是建设性的,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希望美方言而有信,拿出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兑现拜登总统的政治承诺。不管是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还是妥善解决乌克兰危机,美方这一次不该再让中方与世界失望了!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正迎来严峻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两国是全球重要“粮仓”。而当前的危机正使其粮食产销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环球资讯广播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宣布多轮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包括实施对俄出口管制等。这些制裁措施导致许多国际买家不敢订购俄罗斯商品,银行也不愿为俄商品贸易提供融资。由此,俄罗斯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变得更加困难。评论援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的分析指出,近期全球粮食市场动荡,不仅贫穷国家面临粮食短缺,甚至欧洲多国的食品价格也在上涨。对这一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CGTN漫话天下指出,不少在乌克兰的中东及非洲难民在乌克兰边境前往欧洲避难时遭到歧视,甚至粗暴对待。一些欧洲国家更愿意对乌克兰的白人难民“敞开怀抱”。肤色——最好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