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方言夜读丨清明:气清景名,清洁明净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黄今 2022-04-02 14:48:18

《清明》节选自《中国人的二十四气》之清明

余世存

气清景名,清洁明净 

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4月4日或5日。《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解释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气候变化

江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在中国古诗词中总是被描写成下雨的,给后人的感觉也一直是多雨的,最为人熟知的有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赵令時的《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等等,似乎这些都可以证明清明节一定会下雨。然而这些诗词只是记录当时当地的所见,并不能代表绝对规律。

农事活动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稍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催促着人们及时进行春耕春种。此时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开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

防寒防冻。清明虽已进入4月,但天气仍然变化不定,忽冷忽热,时阴时晴,有时可能仍有寒潮出现。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危害很大,因此要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逐渐增多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但是如果冷空气偏强,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不足,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抗旱灌溉。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农谚有“清明前后一场雨,胜过秀才中了举”之说。

传统习俗

踏青。清明时节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探春、寻春,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

放风筝。清明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插柳。清明时节也是植树插柳的好时机。柳在中国人心中有辟邪保平安的功用。早年民间求雨时也戴柳条。也有人认为清明时节是柳树发芽抽枝之际,民间的戴柳和插柳活动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后来的清明节植树最早即源于清明戴柳、插柳。从节令上讲,清明正是北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非常适合栽种树木。

祭祖扫墓。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祭扫习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清明网上祭扫仪式,不仅为无法回乡祭扫的人们提供了平台,而且相对环保,深受人们喜爱。

饮食养生

清明饮食可选择健脾补肺的食物。如山药等。在汤品调理中,可多用利水渗湿和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薏仁、黄芪、山药、桑葚、菊花、杏仁等。加有荞麦、燕麦、薏仁等的五谷粥可益肝、和胃、补虚、除烦去湿,增强抵抗力。

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深受世人的喜爱。

清明果。浙江南部一些地区此时会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清明草拌以糯米粉捣揉,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也有用艾叶等制成的清明果。

螺蛳。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作品简介:作家余世存笔下所介绍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节气美文,文笔浅显易懂为我们科普了关于清明节气的相关知识。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沿袭几千年的风俗文化,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在这个特殊的节气,人们可以通过走出户外,踏青、赏花、品美食,度过一个具有诗意的中国传统节日。



诵读:广州话诵读  马小勤

          客家话诵读  张敏东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