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书香犹在琉璃厂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敏婷 2022-05-22 20:00:30

琉璃旧厂虎坊西,月斧修成五色泥。

遍插御花安凤吻,绛绳扶上广寒梯。

                       ——《读史偶述》吴梅村

吴梅村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其诗作对北京琉璃厂鬼斧神工烧造琉璃大加赞美,不禁让人想去探究琉璃厂这一雅游之地。

翻阅史料可知,辽金时期这里名为海王村。元代,这里开设了窑厂,专烧琉璃瓦。到了明永乐初年,为营建北京城,在元代琉璃窑的基础上设立“琉璃厂衙”。这里烧制的五色琉璃,不仅装饰了紫禁城,也成为寺观庙宇的点缀之物,成为京城天空的一抹亮色,难怪诗人也要赞颂一番。

清朝建立后,京城实行“旗民分城而居”,北京外城人口急剧增长。因为空气污染严重,朝廷又将烧制琉璃构件的窑厂西迁到了门头沟,这些举措使得琉璃厂一带发生了巨大改变。

琉璃厂及其西边的宣武门外一带,逐渐聚集了大量的汉族官员和文人学士在此居住。此外,各地会馆也多集中在此,每到大比之年会馆中会接待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为了满足这些文人雅士的日常所需,文房店、书店、古玩店等行当逐渐汇聚于此。以往人烟稀少的南城因此变得热闹起来。

如果只卖卖文房和古玩,总还是少了点雅趣。“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书总是读书人不能割舍的。书店在琉璃厂逐渐繁荣起来,最终成为支柱行业之一。

书店旧称“书肆”。明代京城灯市口、前门、报国寺等地的书市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到清乾隆三十八年皇帝下诏开四库馆,此时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的文人学士大多寓居宣南,他们上午听朝后,“午后归寓,各以所校阅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之”(翁方纲《复初斋诗注》)。

因为编修《四库全书》需要大量古籍考证,由此各地书商纷纷携带善本书籍来琉璃厂售卖,使琉璃厂成为广集天下图书之所。晚清以来,玻璃厂书业依旧繁盛,从清代咸丰年间到民国,琉璃厂经营古旧图书的店铺增加到210余家其中著名的店铺有来薰阁、邃雅斋、翰文斋、藻玉堂、文禄堂、二酉堂……

琉璃厂街富集的古籍善本吸引了黄丕烈、缪荃孙等大藏书家。因为常年浸润在古籍中,也培养出像孙殿起这样由书商出身的目录学家。

旧时琉璃厂书店、书摊古籍旧书数量多、种类杂,是一个识货者淘宝的乐园。以胡适为代表的民国新考据学,就是从古籍旧书中寻找史料,进行历史与文化的考辨工作。刘半农、朱自清、沈从文等人的文章中也多次讲到赴琉璃厂淘旧书的轶事。鲁迅更评价这里是“开架的图书馆”。

如今来到琉璃厂,南新华街将它分为东西两段,街道两侧全部是京做仿古建筑,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画、碑帖、古玩外,东西两街都有的中国书店的门店,总能吸引不少本市的、外埠的,甚至外国人纷至沓来。

“月斧修成五色泥”已经成为历史,北京的琉璃厂和英国牛津的宽街,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日本东京的神保一样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街,依旧书香馥郁,传承着古都的文脉。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监   制:洪   琳、杨奉涛

制作人:汪   鑫、杨修雯

主   编:何   宇、王   冉

作   者:刘燕枫

编   辑:林   纯、李敏婷、郭   冉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