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漆篮 永春

来源:华语环球 编辑:李敏婷 2022-06-12 20:05:15

五百年前的夏日,闽南永春的荔枝磊磊落落,在蝉鸣虫叫间散发着擘红与清甜。地方官将荔枝装入当地的漆篮,送进宫去,一举成功地推介营销了这两款乡村振兴土特产。

于是,永春漆篮走出了当时的泉州府,并漂洋过海,焕发艺术新生,绽放迷人光彩。

劈竹成丝,柔可绕指;外髹大漆,雕绘花草。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竹艺与漆艺完美结合,是一款独具闽南特色的民间生活器物。

《永春县志》里有如下的记载:“明正德年间,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坯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下来的漆篮,真的是“竹篮提水水不漏”了。因此,漆篮一眼看上去,更像是用木做的,泛着润泽。但仔细看,能发现表面丝丝细密的竹纹,透出轻巧的内在。

漆篮的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竹子被锋利的篾刀分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篾片厚度根据漆篮的要求,最细的堪比头发丝。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巧手编织制成了篮。篮体有大有小,有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

从竹到竹篾,再到竹胎漆面,永春漆篮的制作工艺,粗分为制篮坯、灰篮、油漆、漆线堆雕、漆画五大步骤。

福建气候适宜调漆养漆,生漆去水晒干且不晒死,上漆力道均匀,成篮厚薄适中。永春漆篮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煮篮筛土上夏布”“竹胎漆面描景物”等技艺,完美保留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竹编技艺与其他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结合。

在闽南人眼里,漆篮是喜庆的代表物。

它是家喻户晓的民俗物件,在闽南人的迎神祭祖、婚嫁喜庆、走亲访友等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传世下来的各类老漆篮,也成为古玩收藏的重要物件。

过去,人们在祭祀和祈愿时,供品一多就需要来回折返,漆篮则巧妙解决了这个烦恼。有一款“大盛篮”的多格层漆篮,一个格层可以放下五只碗,一篮有三层,如果用担子挑,前后两篮,六层供品刚好可以一次就摆满一张八仙桌。

闽南人可以通过案桌上漆篮的存在,分辨出是家乡的传统节庆活动。比起塑料袋或现代包装,人们依旧觉得古朴传统、描金绘彩的漆篮更能彰显迎神祭祖的民俗文化。通过漆篮表面绘制的各种主题性闽南传统图案,表达和承载人们的美好祈愿。

作为几百年前的“包装设计”,永春漆篮在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得以连接现代生活,是有着鲜明文化特征的器物。

如今闽南当地的年轻人在婚礼时,也喜沿用传统,用漆篮表达本土化的仪式感。

男方娶媳妇时用多层的大盛篮内装聘礼,用红扁担挑至女方家;而女方嫁女则会用挽在手臂上的勾篮内装鸡蛋、花生和糖等含有美好希望与特殊祈愿的物品,随同送亲队伍一并带到男方家。

在寿诞和庆贺添丁仪式上,儿女们会为父母奉上装着面线、猪脚等喜庆食品的漆篮,表达满满的孝心。

漆篮承载着闽南传统的家与国的情怀。当年闽南人下南洋,总要带上几个漆篮,寄托思乡意。现在,每回永春寻根祭祖的华人华侨,返程时也要带上几个漆篮。

渐渐地,许多东南亚当地人也爱上了精美的漆篮。在马来西亚很多华人餐厅或者家里都有两样东西,一个是供桌上的芦柑,另一个就是摆放显眼的漆篮马六甲市政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两旁摆放的水泥花盆曾经全部仿制成各种漆篮的形状。

我们眷恋家乡,眷恋热闹和喜庆。

一个漆篮,编织成了团圆,刷新上了光彩,用传统美好唤醒了我们。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监   制:洪   琳、杨奉涛

制作人:汪   鑫、杨修雯

主   编:何   宇

作   者:陈毓娟

编   辑:林   纯、李敏婷、石香云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