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产电视剧《梦华录》屡上热搜。剧中秀出的茶百戏令无数网友惊呼:“这难道不是咖啡拉花吗?”其实,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点茶文化。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用清水作画的艺术方式。
苏州人住的是临水居,行的是水上船,唱的是水磨腔,吃的是水中仙。鸡头米、茭白、茨菰、莲藕、菱角、荸荠、莼菜和水芹因生长在水中,味道清鲜,色泽清丽,个个有如仙人之姿,所以被奉为水中的“八仙”。
明珠截锦囊·鸡头米
“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立秋后,水八仙中的头牌——鸡头米开始正式登场。
鸡头米也称芡实,因为果实像鸡头而得名。苏州是南芡的著名产地,在大大的莲叶下,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垂到水下,农人用竹刀小心地将它们割下来,手工剥去外皮,那鹅黄白嫩的本尊才会显露出来。最好的鸡头米叫“大丹”,颗颗浑圆,形似珍珠。
午后,来上一小碗糖桂花煮鸡头米,沁人的清香,三分弹牙七分软糯,仿佛生活都被浸润在水灵甘饴的幸福中。
削玉如芳根·茭白
茭白古称菰菜,苏州人一年到头离不开它,不过吃茭白最好的季节要算早秋。
苏帮菜中讲究浓油赤酱,生抽、老抽、糖、盐等几种简单的调味料加之大厨的精湛手艺,香气扑鼻、咸甜适口的油焖茭白就上桌了。但是在民间,老百姓则爱吃茭白炒毛豆子,吃的是茭白的“鲜”,透着低调的清香让人回味。
茨菰花白小如蓱
茨菰花素雅清丽,感觉像八仙中“何仙姑”的角色。
“秋风吹,蟹脚痒”,此时茨菰也上市了。带着塘泥的茨菰摆在菜摊前并不起眼,不过老餮们通过观察和手感也能判断出个丰腴肥瘦。
茨菰红烧肉是姑苏一道传统菜肴。除此,油汆茨菰片是老苏州入冬前都会准备的一道时令小食。它是将茨菰切成薄片,晾干后放油锅里炸,刚出锅的茨菰片色泽金黄,又香又脆,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也被戏称为“苏式薯片”。
文人的莼菜和水芹
莼菜被誉为“水中碧螺”,太湖中的珍品。苏州人每每吃它都会想起“莼鲈之思”的典故,西晋吴中名士张季鹰因思念莼菜鲈鱼的美味而辞官回乡,足见这莼菜的魅力之大。
除了莼菜,和古代文人相关的还有水芹。《诗经》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后世常把读书人称为采芹人。水芹味道鲜嫩,和豆腐干、肉丝一起爆炒有一种独特的清香。
白藕 红菱 脆荸荠
江南秋高气爽,鲜藕的余香未散,又有了清甜的水红菱和荸荠。
红菱又称“苏州红”。早在唐朝,吴县已普遍种植红菱,有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夜市卖菱藕”为证。每年八九月正是红菱采收上市的时节,剥开粉红的菱角皮,里面是又甜又脆的果肉。
老苏州人说荸荠糖水可以清火化痰,正好应对秋燥。桂花糯米藕是苏州餐桌上必点的“保留曲目”,香甜软糯、老少咸宜。
水八仙是江南清淡饮食的根基,丰盛中道出了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真谛。它又很朴实,是日常最普通不过的菜品。似乎在雅俗之间,苏州人找到了平衡点,更把饮食做成了一门学问。像苏州园林一样,“漫步”在苏州的美食之中,总能碰到典故,也许一个不经意的门内,隐藏着一片别样的天地。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监 制:洪 琳、杨奉涛
制作人:汪 鑫、杨修雯
主 编:何 宇
作 者:刘燕枫
编 辑:林 纯、李敏婷、郭 冉、王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