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中国各地气温加速上升。小满时节,樱桃转红,枇杷熟透,青杏渐黄……枝头上,一年里最早成熟的一批鲜果肆意展示着自己的风姿,人们得以在舌尖邂逅最新鲜最甘甜的滋味。而在浙江省最南部的温州,人们在廊桥上和夏天相遇,微风透过桥廊轻轻地吹拂着,真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云卷云舒,溪水自流,亭台楼阁,廊桥迂回……温州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历代的木拱廊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
泰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群峰叠翠,山峦连绵。泰顺人的先祖为了打破地理阻隔,为往来的旅人提供遮风避雨、集市贸易的场所,在溪涧上架起座座廊桥。廊桥之美,美在自然得体,廊腰缦回,如长虹卧波,被中国桥梁专家称为“古桥瑰宝”。
泰顺境内现存年代较久远的廊桥——三条桥,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年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年号的旧瓦,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其拱架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结构相似。榫卯相接,不费一钉之力;嘉木巧支,尽显匠人之智。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这种木质拱桥不用钉卯,营造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
顾名思义,廊桥就是有屋檐的桥。泰顺廊桥除了贯通两岸的作用,更是当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场所。人们在木拱桥上交流信息、开展娱乐活动、举行祭拜仪式,从而加深了感情,凸显了文化特征。2009年,由泰顺、屏南等浙闽六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繁花似锦的桥梁世界中,廊桥是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它们历尽沧桑,静立于溪涧之上,为江南山水平添了几分温柔和雅韵,也让世间的人与事有了更多连接的可能。古老的土地上传来遥远的回声,提醒着南来北往的人们不忘初心,守护传承。
温州话诵读: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