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海丝交响丨 藤姿铁艺 茶乡蝶变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钟毅 2023-12-21 14:03:49

一曲南音悠悠,永嘉乱弹、客家山歌,布袋木偶掌上乾坤;一段鼓词朗朗,东山歌册、八音锣鼓,佛山醒狮四海江湖。声音纪录专题《脉脉相传》,倾听中华大地上的历史回音与时代新声。

“爸爸,你看看那个,你看那个,爸爸你看那上面的……”

“这有一个工艺的名称叫什么,藤铁,叫藤铁工艺。”

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一个四五岁大小的小朋友目光正被一头全身上下用铁片打造而成的耕牛工艺品所吸引,他兴奋地想让家人也一起过来看看。不少参观者此刻也在各种用竹、藤、铁等材料做成的家居工艺品前驻足、留影。

安溪,这个来自福建闽南的小县城,因历史悠久的铁观音茶文化而闻名,更有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藤铁工艺。早在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就在国际上获得“世界藤铁之都”的称号。

安溪藤铁工艺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发源于当地由来已久的竹藤编工艺。安溪境内山林遍布,有竹20余种,先民们就地取材,巧手掌握了竹藤编工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竹藤编艺人们继承传统编织工艺,从创办竹编车间到创办竹编工艺厂,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带领全县走上经济腾飞的道路。

从传统竹编生产热水瓶壳开始,升级为藤铁工艺,不得不说到已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清河。陈清河大师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竹编专业后回乡,引领乡亲们将普通的竹编制品美化升级为竹藤编工艺品,并进一步与铁结合,开创出一种全新的藤铁工艺。

藤铁工艺来自陈清河的一次成功尝试——葡萄篮子,藤编的篮子,把手、篮筐和葡萄装饰都是铁艺,这件作品在广交会展出后成为“爆款”,短短三天时间接到了500万美金订单。陈清河的女儿、竹编(安溪竹藤编)市级非遗传承人陈红萍至今对这段历史津津乐道:

“这葡萄篮子有一段历史呢,1991年当时刚做出来的时候去参加广交会,三天接了500万美金的订单,除了机械,不然别人没有这么大的销售额。80年代在做藤编的时候,我父亲他已经比较有远见,他已经培养他的徒弟也好,跟着他一起做的也好,他们已经是做成三就地,就地完成加工,就地完成后道工序,就地包装。那有好多加工点都已经会这些东西啦,他们只要把这个技艺搞过去,他就可以消化很多订单啦,所以当时那个三就地的那个加工点很多,而且铁框它又容易运输,我就运到千家万户去边就好了。”

经历这次“爆款”事件后,以陈清河为代表的手工艺人,让一根根不起眼的竹藤,历经几十年发展、创新、传承、壮大,发展为家居工艺产业集群。目前,安溪藤铁工艺品占全球市场的35%,占中国市场的50%以上。陈红萍谈到如今藤铁产业在安溪的发展,十分自豪。

陈红萍:“我们去年整个产业的产值26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十六万,那内销呢,也有那个105亿,那我们这一类的东西为什么说可以发展的这么好啊,就跟国外的消费理念比较契合,国外的人喜欢很多的装饰,软装啊。”

短短数十年,藤铁工艺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能工巧匠的快速成长。福建省竹藤编非遗传承人黄庆发就是从竹藤编加工点起家,在1996年创办了以面向欧美市场为主的恒发家居饰品公司。黄庆发的儿子黄种杰1995年出生,可以说,黄种杰是伴随着父亲的事业一起成长的,他也见证了安溪从竹藤编产业更迭为藤铁产业的历史。

黄种杰:“以前的话是参加广交会,七八岁吧,小学一二年级把我一个人丢上飞机,他在广州那边接我去参加每年两次的广交会,当时所有的产品基本都是竹藤编,在01、02年是挺火爆的,小时候下个楼就能看见别人都在做竹藤编,当时确实量很大,单单一个工厂做不过来。大概08年以前就感觉竹藤编这个类目国外的人开始有疲惫感了,就开始转型铁配玻璃、铁配木等别的材质进行搭配,发现客人还是喜欢桌面的小摆件之类的。我们也是找到自己的特点,然后做一些复古美国乡村文化的那种装饰品。”

走进恒发家居工艺饰品公司的工厂,耳边充斥着机器切割、冲压、敲打和喷漆的声音,经验丰富的工人们带领新进员工,分工合作,把手中的铁条铁片凹出造型,最终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圣诞老人或形态各异的小精灵。黄种杰从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加上对这一行业充满信心,2016年,黄种杰在加拿大留学后回到公司,在父亲的教导下,从车间工人开始做起,初步掌握了藤铁工艺的全流程,他的办公桌上至今保留着当初自己亲手制作的两个铁片小人。

目前,恒发家居饰品公司以传统外贸为主,基本是欧美客户下单来样制作,每年营业销售额大约一千万元人民币。不满足于做纯粹的“中国制造”,年轻的黄种杰想扭转局面,逐步走向“中国创造”。今年,公司尝试自主设计了几组中国风的桌面摆件,并前往广交会试水。黄种杰介绍说:

“现在还是说客人想要什么给什么。然后接下去就是还是比较想我们自己去设计出来的东西,让他们去接受,那个的话其实是比较偏中国风的,当时有去参加广交会。问的人多,但是真的想购买回去尝试在那边销售的客户其实不多。他们也不敢去尝试,所以呢就是多让他们看着点吧。”

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创造”收获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黄种杰的希望也正是安溪藤铁产业发展的方向。2022年12月,在安溪县政府的支持下,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他们将通过科学、艺术、技术和商业的结合助力安溪打造全球影响力的500亿产业集群。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雪松:

“我们就是跟安溪县政府联合共建了这个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下面孵化的一个产业共享品牌,它更多的话是把产业的一些生产商跟小众的这种品牌商融合起来,大家共建的一个品牌。我们的愿景当然是希望能助力一些安溪的工业能够在世界上重新发光发热,所以我们的愿景叫安溪工艺,亮眼世界。”

虽然安溪藤铁工艺迭代很快,但在这期间,传统的竹藤编手工艺人逐渐老去,加上产业需求量少,技艺纯熟的手工艺人只剩不到20人。安溪县家居工艺商会会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藤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连福认为,从藤铁产业长远发展考虑,安溪需要培养更多年轻的竹藤编手工艺人。他极力呼吁在藤铁之乡尚卿乡重办竹藤编专业。黄连福:

“我极力呼吁要继续恢复给它办起来,我那天跟县里面开会,我说如果你们要为历史负责,为这个行业负责,你们要高度重视,我说看看德化有一个工艺美术学校源源不断地对行业提供各种各样人才,使德化产业越做越大,但是我们安溪是靠这些劳力牟利,不能靠这种走不远了,我说一定要让年轻人更多人学习这种(手工艺),在尚卿十四中一定恢复这个专业赶快办起来。我就让我们尚卿商会那帮人都要表态,重视这个项目,我们私企出点钱,扶持这个专业怎么给他办起来。”

和黄连福一样,陈红萍也有自己的使命。她放弃外贸公司工作,接过父亲衣钵,成为安溪华侨职校陈清河竹藤编技艺工作室的一名老师,她还致力于编写竹藤编教材,探索用不同的手段来拓展安溪竹藤编的影响力。陈红萍:

“我的学生团队里面,我会拔尖起来收徒弟来跟我一起去做传承。那像竹片汉字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想广泛性来传播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一个方式手段来传播,后面我发现这个真的太难啦,后面我就用那个藤编就做那个教学视频啊,然后我自己配音就是教,我可以提供材料包,你买到材料都可以在家学啊,我做好一个卖给你其实没有感觉,等你做完说我也可以,就真的很厉害了,(直接卖给你)还没有成就感。”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从小经常看父亲在家画设计图的黄种杰,长大后继承家业,力争要把中国创造的藤铁家居工艺卖到全世界,即使公司已经大部分采用藤铁工艺,他也会抽空参加安溪竹藤编的短期培训班,因为那里是磨练匠心的好地方,也是藤铁工艺原始的出发点。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