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家小国大 番批纸短情长》系列专题之五:
《丹心报国,中华儿女共同的根魂梦》
作者:黄彩琼 卢仰 江永宏
侨批虽已成为历史,侨批文化却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更在海外侨胞中代代相传。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祖国遇到大事难事时倾心倾力相助,表现出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已经过世的著名侨领庄世平,生前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使命就是带领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强盛,有地位,有尊严,这个目的达到了,我都不舍得死了,但是我也死而无憾了。”
庄世平是千千万万个海外侨胞的杰出代表,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庄世平的每一步都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抗日期间,庄世平满腔热血参加救国救亡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创办银行,积极服务党的建设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内地改革开放以后,又全情投入到创办特区、服务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香港回归后,又做了大量的团结、统战工作。在庄世平不辞辛劳的引领下,谢易初、李嘉诚、黄子明等更多的潮汕籍海外乡亲踊跃投资实业,捐款捐物,创办汕头大学,兴建潮汕体育馆,建设华侨医院,加入家乡的改革开放行列,将自己的海外事业与家乡的经济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赤子怀乡,丹心报国,在潮汕大地的改革大潮中蔚然成风。
鉴于庄世平在潮汕大地作出的重要贡献,汕头、揭阳、潮州三市分别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他位列“首届深圳港商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十大“风云人物”之首,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勋章!获得国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他是中国第二位拥有“国葬待遇的爱国商人”,也是第一个在香港的上空升起五星红旗的人!
庄世平喜欢自称是“潮汕人民的儿子”。1911年1月20日,庄世平出生在普宁著名侨乡果陇村一个殷实的侨商之家。当时果陇有30%农户以侨汇为生,40%农户需要侨汇贴补家用。祖父庄书良和父亲庄锡竹于清朝光绪年间在本地创办经营“协裕批馆”,在民国初年至1928年,协裕批馆的营业达到旺盛期。这段时间内,庄世平父亲的兄弟相继在马来西亚创办的“潮顺兴批馆”、在泰国创办的“胜裕兴批馆”、在汕头创办的“增裕银庄”,联为经营网络,业务遍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这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发挥了批馆强大的金融功能,庄世平从“协裕批馆”的家族子弟成长为金融家,为他追随共产党“金融报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总理曾经称赞: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1930年,庄世平考入位于北京的中国大学经济系,这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创办的大学,毕业后,热血方刚的庄世平,为宣传抗日历尽艰险,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毅然赴泰国,奔走在东南亚及祖国边陲。
庄世平当过老师、记者,主持创办过多家学校和公司。开设过养鸡场、养猪场,在多个地方经营杂货铺、商行、公司,做过棉纱生意、药品生意等,创办了专营侨汇兑换业务的“宝通钱庄”,这些经营生意日隆,为党和国内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为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提供便利和资助。在抗日战争时期,庄世平奔走在南洋各地,以“合盛商行”、“德泰公司”、“安达公司”商贸作为掩护,既把在国内从事爱国运动的一大批进步人士转移到泰国等地,又把一大批在东南亚日本占领区受日伪追捕的进步人士转移到西南后方,极大地保护和支持了抗日爱国力量。他汇聚华侨抗日力量,引导华侨青年回国参加革命,支援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修建与物资运输,并把筹集的抗日资金和物资源源不绝地送到前线的抗日战士手中。
抗战8年,胜利在即。庄世平的老师、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对他说:“建设中国,也需要华侨的支持,你的华侨亲戚多,你还是去海外做生意吧。我们不缺打仗的人才,不缺政治人才,但会做生意的人才太少了!”就这样,庄世平舍小家顾大家,又留在南洋和香港坚守阵地。最忙和最危险的时候,离家达4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内地搞经济封锁,香港地区成为冲破封锁的前沿阵地,庄世平又第一时间投身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1949年,为便利内外资金流通,联系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沟通国内外经济活动,中央希望在香港这个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创办我们党自己的银行,但却只筹集到1万美金,也没有黄金储备。这个无比艰难的任务落到了庄世平身上。
用1万美金办银行?这在中外银行创办史上,可能是仅有的先例。由于庄世平懂经济、懂经商,又懂政治,值得信任,他临危受命,即使在英国政府的打压和威胁下,他硬是凭着这点钱和18个人,不讲条件,不讲权益,在香港成功创办了南洋商业银行。1949年12月14日银行开业这天,庄世平在银行楼顶,升起了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当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敌视新中国的势力仍然很大,庄世平这样旗帜鲜明的爱国行为,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
庄世平不惧艰难,在他的全力运作下,在华侨的大力帮助下,仅半个月时间,就把资金从1万美金扩充到523万港币,南洋商业银行为华侨开办侨汇业务,又专门成立华侨服务部,为世界各地华侨办理存款、赡家汇款业务,满足了侨胞寄银回乡的需要。南商银行很快成为新中国购买外汇,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最主要窗口。1950年,庄世平又在澳门创办澳门南通银行。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中国的海外资金通道被冻结,唯有庄世平领导的银行,可以将人民币换成外汇,在海外购买大量支援物资!
1986年,76岁高龄的庄世平光荣退休,荣任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此时,南商银行的总资产已超过220亿港元,澳门南通银行总资产已发展约100亿港元的规模。并在2006年年末,南商银行实现资产总额2127.2亿元,跃居香港中资银行第2位!庄世平创办的这两家银行,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银行,而是中国与国际间进行资金划转、沟通世界的重要渠道。庄世平退休的那一年1986年,内地实际利用外资才不到70亿美元,而这两家银行加起来已是超过300亿港元的规模,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作用和价值可见一斑。有效地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支援了祖国建设,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庄世平另一彪炳史册的壮举,是动员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经理郑铁如毅然率先起义,带动了中国银行各海外银行的积极响应,保护了中国人民在香港和海外的巨大财产,为国内经济建设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庄世平是著名金融家,是金融界的前辈和大家,他用1万美元起步,在香港创办了香港的第一家中资银行,在内地创办了内地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并发行了中资银行系统的第一张信用卡......在一般人眼中,他日理万金,早应该是亿万富翁了。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身家达到了2000亿元,拥有巨大资源的庄世平握巨资而清贫,被人们称作“最贫穷的富翁”。因为他自己无房无车、穿地摊货,他一辈子走完,也没用任何权力和资源去给子女或亲属谋取任何好处,甚至反而因为自己的身份,限制子女们去做很多事,去获得很多唾手可得也绝对正当的利益。而庄世平对朋友、对身处逆境的老战友、对家乡困难群众、对灾民对贫困孩子,他都出手大方,特别对灾民,他奔走呼号,所募捐款,每年在几千万、几亿之多......他一生为国家捐献了超过2000亿的资金,就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旧叮嘱家人将他在几家银行的股权等遗产全部捐给国家,没有留给6个子女一分钱,让世人深为震惊和敬佩!
2007年6月2日,97岁的庄世平身上覆盖着五星红旗,在众人的悲痛中离开了人世。庄世平的无私和奉献,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华侨精神: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奉献。华侨精神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在海外的结晶。如果用一句话对庄世平一生做一个总结,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其亲题的挽联,也许是最好的诠释:“一老功勋邦国中,万人追仰惠泽深。”
为展示庄世平先生光辉一生和丰功伟绩,弘扬他爱国爱乡精神和崇高品质,激励后人,在广大海外侨胞和社会贤达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于2010年在普宁市华侨中学兴建了庄世平博物馆。
我们来到庄世平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主体楼高四层,馆中设置四个展厅以“情在家国,垂范后世”为主题,集中展示庄世平先生一生的光辉事迹。一、二展厅主要介绍庄世平早年的成长轨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三、四展厅介绍庄世平先生在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方面对国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弘扬庄世平先生“爱国、爱港、爱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宣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海外新生代侨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庄世平是潮汕人民的优秀儿女,是潮汕人民的骄傲。一代侨领庄世平为祖国、为家乡贡献毕生精力,留下一座不朽丰碑。他的崇高品质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磨砺人格和丰富生命的一面明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华侨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贡献:“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艰苦创业,顽强地生存下来,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有一块钱寄一块钱,有十块钱寄十块钱。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历久弥新的侨批文化,承载着先辈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共同的“根”“魂”“梦”,更是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追逐民族复兴梦想的动力源泉。潮汕大地也由此承载了丰富的侨批文化传统,侨民心系故土、回报桑梓,诚实守信、精忠爱国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