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环球华语环球
北京时间:2025/04/04 星期五 03:08:54

我们的新生活|小调料撬动大产业 乡村振兴的“三级跳”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钟毅 2025-03-14 16:29:28

调味品,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承载着中国人餐桌日益丰富的“味蕾传奇”。从最初的八角、花椒、辣椒面,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番茄酱、火锅料、烧烤料……现在市面上的调味品大多源自人口只有5万的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奇迹般孕育出280多家调味品加工企业,年销售额突破260亿元。

家家户户升腾起的烟火气,少不了各式美食,而香辛料赋予了美食风味层次的灵魂。在山东省乐陵市的杨安镇,某食品企业负责人王加新忙得不亦乐乎,企业开年头半个月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调味料有20吨到30吨。

王加新可以说是杨安镇调味品产业由小及大、由无至有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人开始尝试生产辣椒面,并销往东北。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不少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调味品种类不断扩展,八角、花椒面、五香粉等香辛料纷纷登陆市场。那时,年仅十五六岁的王加新,每逢腊月,就跟随父亲骑着自行车前往天津销售。

王加新:那时候我们下到村里,边吆喝边卖,吆喝“花椒面来气味好来,家家户户离不了,来包饺子,来剁馅子,离不了花椒面子”。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杨安镇调味品市场蓬勃发展,市场兴盛时,门店数量高达700余家,交易品种超600余个,成为全国八角、花椒行情的风向标。

进入2000年,杨安镇涌现出200多家调味品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杨安镇再次面临转型挑战。

改变“单打独斗”,实现“抱团发展”,杨安镇成立了由国企注资、调味品企业入股、行业协会运营的调味品集团,引领调味品企业转型升级、抢占新赛道。

乐陵市杨安镇人大主席杨博:建了两个园区,统一做好配套,例如供电、供热、供气,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镇上还组织建设了“共建共享实验室”,聘请专业的检测公司来运营。中小微企业都可以把他们的原材料、产品集中到这个实验室来检测。

这时,杨安镇调味品企业的年轻一代陆续接过了经营的接力棒。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断寻求突破。

王加新依然是企业负责人,但企业的日常管理已交给了儿子王志刚。他敏锐地洞察到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毅然推动由调味品向菜谱式转型。

王志刚:菜谱式的调料一酱成菜,尤其是山东的鲁菜系列,我们的红烧肉、糖醋系列、小酥肉,只要你买回食材来,按照我们的方法和步骤能做出一道美食。

此外,王志刚还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研发“药食同源”降血糖系列产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探索,现已成功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

据乐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杨安镇新注册商户数高达1400余家,一个涵盖生产加工、冷链物流、运输包装、检验检测、产品辐照杀菌等在内的调味品全产业链条已然成型。

目前,杨安镇调味品产品多达1200多种,主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此杨安人并不满足,他们请来山东省从事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专家王金胜教授寻求破解之路。

王金胜:企业首先要做大,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科技研发、品牌推广、标准化定制等一系列工作。其次,要加大研发的投入。今后,在调味品市场中,只有提高科技研发的力度才能脱颖而出。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在40多年的发展中,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的“三级跳”。

辛酸苦辣,方离舌尖;芳香甜饴,已盈心田。

策划|李思媛

新媒体编辑|刘燕枫

监制|洪琳 汪鑫

合作|山东广播电视台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登录

评论展示

  • 华语环球2196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
  • 华语环球2569用户
    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节目效果特别棒,期待下一期的节目!求安排!!!